20210321
我終於寫完了!十萬字!
在跟印刷廠的朋友聯絡的時候,她說你也太快了吧~我看了一下上次聯絡時是12/10,因為心悅君兮有幾本瑕疵所以重印(事後證明不用重印,多的幾本變成庫存了orz有想要的朋友請私訊我喔~~~現在還可以進陳芊芊的坑❤️)
總之這表示我在1~3月這段時間,又寫了另一本長篇...自己都覺得耶有這麼快嗎?我自己不覺得呢。已經覺得自己寫了好久,老實說,是有點想要開始新計劃的時候了。
寫長篇真的會累,因為每一次寫的時候都要很注意整篇架構的平衡,人物言行的延續性,寫短篇當然也要,但是畢竟情節不會那麼多,寫長篇就等於你每一次寫,都要重新複習這個角色之前發生過的所有事情,然後思考這事情對她的影響,到現在手上的這個階段,她應該會怎麼講話、行事。
比方說,主角上次對A是這樣講話的,但因為關係有所變化,這次A作了同樣的事情,這次主角回話的語氣,有非常些微的不同。
這種差異我覺得是作者要掌握的,有時候光是一句"她的眼神停在那個人的手上",讀者會很輕易看過去的一句描述,就已經暗示了可能這個手讓她腦海閃過什麼,或者是被觸動某些情感或情緒什麼的。
我自己覺得這種東西很有趣,作者用心去鋪陳,讀者不一定會看出來,但是如果作者沒有做到,讀者反而,幾乎,一定會看出來,火眼金睛。
會覺得整個故事好像少了說服力,或者人設好像有點變了,或者不知道為什麼角色突然會這樣行動。
總之,就是在非常細微的地方,如果沒有做好,讀者,就跟電視劇的觀眾一樣,會有突兀的感覺。
長篇小說的讀者跟作者,真的很像電視劇觀眾跟編劇一樣呢。要能夠共情而且同理劇中的人物,都取決於非常細微的地方。
細節掌握好,就不會覺得很突然,很硬塞劇情,總之,就是一個做好反而不會被發現,沒做好一定會被扣分的事情。
長篇有更多的細節要回頭掌握,所以腦袋要很清楚,要努力維持這個腦袋清楚的狀況更久,(至少也要三個月吧)所以,當然比較累。
接下來我一定要寫散文或短篇小說了,長篇太累了,但也很滿足,能夠完成在開始時總是很懷疑"我真的能完成嗎"的事情,終究是鬆一口氣。
***
在匿名的網站上發表,也得到了"人設非常穩"的讚許,說有真實感。被問是不是專業作家。有點心虛。(在這個相簿發表我對寫作的看法也是喔!都做些會心虛、懷疑自己有沒有那個「資格」,但是又想做的事情呢😂)
畢竟專業好像是要能夠以此維生吧?但我好像還是以全職媽媽維生,成為「專業作家」,到現在還一直只是努力的目標而已。
但人不是為目標而活的,現在有這樣的感覺,目標總是在未來的某處,人是活在當下的過程裡的。
我想著這三個月寫到腰酸背痛,沒辦法寫的時候的焦躁,寫得不順時的煩惱,就覺得所謂"做自己喜歡的事情",也不代表不辛苦或不困難吧。
只是比較能夠"不以為苦"而已。
搞不好人生的選擇,就是在選擇自己能夠承擔的那種辛苦,知道自己要選擇什麼,然後又能夠選擇,就已經很幸福了,目標不目標的,都很遙遠。
而且一個目標達成之後,都會一直有新的目標建立其上,(出一本書就會想出第二本啊)這樣看起來,人簡直是在挖坑給自己跳,是在自己找挫折的感覺。
(怎麼話題又跑掉了啊不過這不是有主題的)
感謝大家聽我碎碎念著這些事情~寫作是很孤獨的,雖然樂於這種孤獨,但喜歡的東西,也會有想找個人滔滔不決的時候呢。
#心虛也要做自己
#在排版回來前可以休息一下